首页 >> 协会动态 >> 文化传承 >>回顾 | 汉服老师话非遗——佛山木版年画
详细内容

回顾 | 汉服老师话非遗——佛山木版年画

今年,广汉会继续受广州市儿童公园的邀请,顺利开展了每月一次的“汉服老师话非遗”亲子公益课程。公益课程受到广大家长和小朋友的热烈欢迎。为了让更多家庭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在12月最后一堂课“木版年画”中,特地增加了一倍公益亲子名额。

主讲老师:俊雯



年画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含有祝福吉祥喜庆之意。



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随着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日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术、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等,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最早记载于明代永乐年年间(15世纪初),历经明清的繁荣,鼎盛时店铺作坊多达200多家,从业者数千人,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家户户年节必备之物。



佛山木版年画在色彩上大面积使用红丹、绿、黄、黑等大色块套印,人物衣饰上的花纹用线条流畅的写金描银渲染,俗称“写花”,为其他地区民间年画所罕见。受岭南传统文化影响,佛山木版年画以民间信仰神像画、岁时节令应景画、礼俗画居多。





木版年画DIY



1、将油墨挤出适量在油板上,用滚筒均匀摊开;


2、用滚筒将油墨薄薄地滚涂在木版上,侧面观察是否涂均匀;


3、将纸覆盖到木版上,用擦板轻轻地压实;


4、确认图案已经复印到纸上,轻轻揭开,完成。




附录:贴门神小知识


在明以前,人们多用石刻虎、狮放于门前左右,以示驱邪示威。自年画兴起后,人们在腊月廿四以后,便开始张贴春联、挥春和门画,民间俗称贴门神,以作驱邪纳福。



门神贴法:两扇大门上左右各一,以脸相对,表示合力同心、守护家园的意思。千万不要贴反了,不然就变成“贴错门神”咯。




感谢参与12月课程的老师及志愿者


主讲老师:俊雯

志愿者:南岸河柳、赵春、茶茶



12月课程预告



12月汉服老师将在新华书店芳村分店举办两场公益课程,分别是“12月18日的通草画和12月26日的木版年画”,名额有15组,想参与亲子课程的同袍,请关注“广州市新华书店”的微信公众号的报名公告。 


汉服老师话非遗
长按右边二维码关注报名






本年度市儿童公园的汉服老师话非遗课程回顾

广东醒狮

红木宫灯

广东剪纸

广彩

广绣

粤剧

通草画

阳江风筝

潮州花灯

扎染

广东木偶戏




  • 电话直呼

    • 020-83701813
    • 加入会员咨询 :
    • 古琴班咨询 :
    • 书法班咨询 :
    • 洞箫班咨询 :
    • 吟诵班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