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动态 >> 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城市|以彩笔为针,丹青为线,勾勒出一条广彩传承路
详细内容

我们的城市|以彩笔为针,丹青为线,勾勒出一条广彩传承路

广彩

      

      彩笔为针,丹青做线,纵横交织针针见,何须锦缎绣春图,春花飞上银瓷面。清朝词人的词句道出广彩绚丽生动的特点。


        广彩全称“广州织金彩瓷”,是一种始于清朝康熙年间的釉上彩瓷艺术。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深受藏家喜爱。 


       成立于1863年的赵兰桂堂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历经四代传承,成为广彩世家。一个堂号,一门手艺,赵艺明的记忆里有广彩的风雨往昔。


      赵艺明的父亲赵国垣是广彩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从小跟随父亲学画的赵艺明对精致好看的广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亲以及其他工厂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广彩技法。


      如今,赵艺明和妻子冯瑞华都是广彩艺术的专家,他们因广彩相识,坚守着祖辈的“赵兰桂堂”。



     “万缕金丝织白玉”贴切地描绘出广彩的构图丰满、绘工精细、金碧辉煌。然而,满满当当、不留一丝留白的广彩也渐渐难以适应当代的审美。

        为此,结合现代绘画技法和理念,赵艺明尝试将国画的留白写意引入广彩制作,让堆金织玉的广彩更加生动,也更“留有余地”。

     

        2006年,广彩成功入选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赵艺明备受鼓舞,从2011年起进行义务讲学,致力于广彩艺术的传承。他不仅广收学徒,也积极参与表演活动,通过现场作画的方式,在社会推广广彩艺术,唤起市民对于岭南工艺的记忆。

       赵艺明老师:我希望每个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群,多宣传,多参与这个社会传承的活动,把自己的记忆去尽量的教多一些人去认识。


         挑战也许还会存在,但近年来,广彩也在收藏与出口中重新找回市场。


        赵艺明说,作为一名广彩传承人,他有义务保住广彩的“根”,他希望广彩的颜色靓丽如初,也更希望广彩的美名继续传扬。





有些地方,虽少人知晓,却别具风情,独有一番景致;

有些店,任岁月流逝,依然固守着自己的那份情怀,沉淀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有些人,仅一双巧手,便能造一个个让人叹为观止的物件,成就一方手作的新天地;

............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些地方,这些店,这些人,或者有其他关于海珠的故事,不妨告诉我们,我们,会把这些故事变成视频,呈现在大家眼前,带领大家去探索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海珠。(线索被采纳者可以获得精美礼品一份哦)

和我们一起探索我们的城市


  • 电话直呼

    • 020-83701813
    • 加入会员咨询 :
    • 古琴班咨询 :
    • 书法班咨询 :
    • 洞箫班咨询 :
    • 吟诵班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