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
  • 分类
我们的城市 | 海珠夜景何处美,太古琶醍双呼应

2018-01-29

 
 
我们的城市|来这里读不同时代的时尚故事

2018-01-29

 
 
我们的城市|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018-01-29

 
 
我们的城市|琴有九德,斫者之梦

2018-01-29

 
 
我们的城市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018-01-29

 
 
我们的城市 | 岭南画派,海珠传承

2018-01-29

 
 
我们的城市 | 晓港云归处,花洲竹影深

2018-01-29

 
 
我们的城市|用木偶演绎舞台上的别样人生

2017-10-19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木偶戏 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 现、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家,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和时代审美趋向设计、制作木偶,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 2011年广东木偶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早的木偶呢真的是用木头做成的演员的体力消耗是很大的 后来就不断的进化不断的改革,现在比较常用的是用纸破,我们是用石湾做陶瓷的泥,把它雕塑各种你需要的人物动物,用石膏打磨出来,然后再把报纸撕碎

 
 
我们的城市|骑在自行车上的梦

2017-10-04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骑行达人王卫王卫 切尼斯(中国吉尼斯)记录在册《首位骑行全国的在校大学生》,北京奥运、广州亚运双料火炬手,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得主(团中央颁发),“骑乘”创始人。 这么多标签你喜欢别人怎么称呼你?王卫:这么多标签,我觉得公益人吧。公益 中国切尼斯首位骑行全国大学生这个记录,由于他代表我在大学的时候通过骑单车周游中国,相当于我和中国谈场恋爱。 现在骑中国骑了两趟,骑过东南亚,韩国,人生那么长得一步步去实现。 在西藏的时候有两次缺氧,人的意志精神可

 
 
我们的城市|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2017-09-25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涉 趣 园 黄埔古村里,有着一个特殊的园子,是清代同治年间建的广府特色私家庭园,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这个古村仅存的清代庭园。 从胡氏宗祠旁一条小巷子拐进去,古旧青砖墙围起的一个院落,花岗石门夹、趟栊门,门额刻着涉趣二字。 阿伦: 这个涉趣没有记录下来,所以是我的个人猜测而已。陶渊明里面有个词,“园日涉以成趣”,以他的这个词涉趣命了个名。 阿伦:这个庭院融入了很多西方建筑的特点,跟传统的岭南结构有点差异。因为大部分村民都是跟外国人做生意的。所以很多的建筑风格都

 
 
我们的城市|春光依旧,莫忘故人

2017-09-25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大元帅府 提到广州,不可不说的便是与民主革命的渊源。而这之中,以孙文先生的事迹最为瞩目,因而也保留了相对多的历史遗存。 文立中山大学,武设黄埔军校,有许多故事等待我们娓娓道来。 位于珠江南岸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是一片传奇之地——从广东水泥厂变身为军事重地大元帅府,还曾两度作为革命政权根据地,实在是大有来头。 在大元帅府南楼三楼,有一处特别的展品——孙中山和宋庆龄塑像。塑像的设计独具匠心,是以当时孙宋二人相处的常态为模板,再现了“孙中山口述文件、宋庆龄记录

 
 
我们的城市|连消带打守中论,一招一式道咏春

2017-09-17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岑能咏春叶|问|一部《叶问》电影,将咏春重新带到社会大众的眼前。咏春拳一直在广东,特别是在珠三角传承甚广。这一次,让我们走近在广州盛传的咏春拳。岑能咏春拳广佛两地,武术人才辈出,咏春拳在此长盛不衰,岑能是广州的咏春大师,师从咏春三雄之一的阮奇山,岑能以其超凡的寸劲功力被誉为铁臂能,攻防粘手,如影相随。并以其高尚的武德和卓绝的功力得到武术界的敬重。海珠区繁华的闹市中卧虎藏龙,岑能咏春拳馆便隐藏在几栋居民楼中,拳馆的师傅周赐禧就是岑能的亲传弟子,继承师父的武功和武德。

 1
 
我们的城市|闲暇时,于古村,聆古风,怀古梦

2017-09-17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黄 埔 古 村 珠江水畔,海珠深处,一座沉静古老的“城中村”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与格局,它叫黄埔村,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也在历史浮沉中记录了一座城市的沧桑变化。 黄埔村因港口贸易兴盛一时。这里有天然的良港,宋代便是海船所集之地,明代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清代的“一口通商”政策使得黄埔古港迅速繁荣发展。 然而,随着黄埔古港的河道逐渐堵塞变窄,港口迁至了长洲岛,黄埔村也逐渐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优势,村子渐渐冷清了下来。 黄埔村里有冯、梁、胡、罗四大姓

 
 
我们的城市|古朴小洲,时光的痕迹

2017-09-12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小洲村 小洲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是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太阳的色彩小洲村 小洲村里的人民礼堂被黄色包裹着,就像太阳的色彩。虽然有人维护修复,可是历经百年沧桑,内墙里也难免留下了斑驳的裂缝,仿若时光的印痕。祠堂 小洲村里保留有规整的祠堂,青石板与墙角缝里长满了杂草。里面没有任何摆设,简洁素雅。高高的屋檐脊梁,古朴的青砖青瓦,先辈们曾在此祭祀神明祖先,商议村中要事。蚝壳屋 村里的蚝壳屋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仅剩下3间。

 
 
我们的城市|百年小凤饼,留香广州城

2017-09-12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小凤饼—小凤饼“诗词” “小凤饼,成珠楼,二百年来誉广州。酥脆甘香何所从,品茶细嚼似珍馐。成珠高阁会天孙,绿皑新醅酒令传。醉傲天台左右顾,漱珠桥畔海幢园。”—小凤饼“成名” 小凤饼是成珠楼很有名的产品,也可以说是成珠楼的灵魂,它的历史和故事,是小凤无意间创造出来的,所以呢,他才叫小凤饼。经过成珠楼的师傅不断的改良和完善,就成就了这个流传两百多年的产品。小凤饼,金香松脆 小凤饼最大的特点是只要你试过之后你对它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其它很多的中式点心,是无法去比较

 
 
我们的城市|用心灵照亮心灵,用生命挽救生命

2017-09-04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赵广军生命热线在广州,有一个特殊的电话,叫做“生命热线”。每天,热线的志愿者们都会接听到各种求助电话,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生命热线是07年开始创办的,是由海珠区政府和广州市团市委一起,因为我做的工作而命名创办的。 有时候最高峰曾一天接过600多个电话,最印象深的,是曾经有一个人,他是从潮汕那边专门赶过来,跟着把他的两个孩子放在我们这里,跟着说要去自杀,当时把我们都吓坏了,因为我们一开始都以为他是开玩笑,他说要托孤,那后来他就把两个孩子放在

 
我们的城市|以彩笔为针,丹青为线,勾勒出一条广彩传承路

2017-09-04

广彩 彩笔为针,丹青做线,纵横交织针针见,何须锦缎绣春图,春花飞上银瓷面。清朝词人的词句道出广彩绚丽生动的特点。 广彩全称“广州织金彩瓷”,是一种始于清朝康熙年间的釉上彩瓷艺术。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深受藏家喜爱。 成立于1863年的赵兰桂堂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历经四代传承,成为广彩世家。一个堂号,一门手艺,赵艺明的记忆里有广彩的风雨往昔。 赵艺明的父亲赵国垣是广彩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从小跟随父亲学画的赵艺明对精致好看的广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亲以及

 
我们的城市|珠水悠悠,南华寻旧(下)

2017-09-04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珠水南华 上次我们说到南华西街是因为广州十三行发展起来。鸦片战争后,十三行淡出历史舞台,南华西街也沉寂下来,直到清末民初,迎来了它第二次繁盛。 在上世纪初,不少豪绅富户以及海外侨商追随潘伍两家,在南华西街附近建宅安居,使漱珠涌两岸成为富者多居之地。 我们眼前所见的是由当时归国华侨及本地的商人建造,具有西式建筑风格的高级住宅。楼房用优质的红砖砌墙,再用水泥勾缝,配上好看的大窗,外面看去,整座房子呈橙红色,所以叫“红洋楼”。 除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红洋楼,在南

 
我们的城市|珠水悠悠,南华寻旧(上)

2017-09-04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南华寻旧 俗话讲“先有南华西,再有海珠区”。这条广州海珠区最早城区与发祥地的街道,在百年沧海桑田后,她的每一条小巷、每一栋老屋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几代街坊的记忆。男主持 我地身后嘅呢个铜像人物,南华西街嘅繁盛就系由?诙稹E鞒帜俏颐墙裉炀鸵黄鹄刺椒靡幌履匣鹘职蓗~ 话说在乾隆年间,当时十三行行商首领、广州首富潘振承就在这里的漱珠涌以西建宅筑祠,铺桥修路,修建龙溪首约、二约及栖栅巷等院舍。 经历两百多年光阴、战火及动乱后,现在还留存有潘氏大院、潘家祠和潘

 
我们的城市|大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2017-08-21

(流量不够移步图文版,壕请随意哦~)海珠湿地公园 这里是广州城的一张生态名片,岭南水乡的本土文化是它的特色,恢弘大气的岭南式牌坊和别具特色的镬耳屋是它的标志。 这里是是国际大都市城央的世外桃源——海珠湿地公园。海珠湿地是典型的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呈现了河涌交错,海湖相通,江渚密布,沟涧曲折的独特湿地景象,被誉为广州“绿心”。 也许你见过很多花开花谢,依然不能割舍春日里那一抹粉嫩的色彩。你以为看樱花只能去日本?殊不知,在广州,你就能见到樱花绚丽的身姿。 2017年,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了首届樱

 
 
我们的城市|繁华都市里,那些静守岁月的老店

2017-08-15

上次我们介绍了同福路上的老广美食,其实,同福路从民国起就是广州河南(即海珠区)主要的商业、交通要道。同福路分东、中、西三段,全长2750米,在东西延伸的路上,可见区教育局,市地方税务局,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区司法局等单位。从民国至今,同福路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同福路曾是名噪一时的商业旺地,是老广州典型的商业建筑,骑楼两旁鳞次栉比的小商铺,在流金岁月中积淀下来。以前每逢年节,很多家庭都会前往照相馆,请专业摄影师拍摄一张全家福。虽然如今遭受数码照相冲击而日渐式微,但它们依然保存着人们最深沉的记忆。钟表一

 
 
我们的城市|珠水之滨,太古仓上

2017-08-15

珠水之滨,太古仓上,它古老质朴又时尚有创意,不管建筑如何复古终是掩盖不了它日益勃发的生机,古朴的牌匾背后是一列列葱绿树木的守候,这是独有的组合,在绿色与棕色的交战下,碰撞出创意的火花。今天,我和你们一起走过它的早晨、午后,夜晚。早晨初露新芽,太古仓是明媚张扬的,天空清澈明亮,路人昂首阔步。这时刚刚苏醒的太古仓是宁静的,像一个等待逗弄的孩子,等待绽放的花蕾,太古仓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附近的江边,反映了广州近代仓储物流业的历史。由英国太古洋行于1904-1908年间修建,日本侵华时期,太古仓码头曾是侵华日军军

 
 
我们的城市|一缕清味,手执余香

2017-08-15

以植物的枝、叶、花、果为素材,经过修剪、整枝和艺术创作,最终呈现出具有审美意义的花卉作品,即是插花。先秦时候,我国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隋唐年间,佛堂供花兴盛,插花艺术也逐渐盛行起来。到了宋代,花艺在民间普及,并得到文人的爱宠。历元至明,中国插花在艺术和理论上走向成熟,出现了插花专著《瓶花谱》《瓶史》等。与西洋插花注重色彩艳丽、花型饱满不同,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讲求的是线条和意境,崇尚雅致。从小就热爱花花草草的赵凤英老师,与花艺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实插花也就是学会取舍,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什

 
 
我们的城市|听水上的那一声吟唱

2017-08-02

珠水泱泱,民歌传扬。过去的百余年间,珠江三角洲的繁忙水系上生活着一批“水上吉普赛人”,他们是水上的居民,又被称为疍家人,以艇为生,四海为家,形成了独特的水上文化。用粤方言演唱的水上民歌被称为咸水歌,是水上居民的交流方式和情感寄托,也是传承至今的民间文艺形式。1978年,参加工作不久的谢棣英第一次接触到了广州咸水歌,从此与水上居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谢棣英本不会唱半句咸水歌,但她被水上居民的历史和文化深深吸引和打动。咸水歌,其实它们就是我跟你说话,我跟你聊天,但是隔着一个艇,声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