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童蒙养正,立己立人——记辛丑年首场开笔礼
古时候,人们把一生经历的许多重要人生节点,用不同的礼仪来铭记。其中求学四大礼包括: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 辛丑年正月十五,广汉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望岗实验幼儿园100名大班的学生,在金铂天地(嘉禾店)带来人生四大礼之开笔礼。希望通过这个庄重仪式,让孩子们感受和认识到自我角色的转变,并且迈出人生坚实的一步。
整肃衣冠
根据《礼记》记载:“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冠必正,纽必结, 衣贵洁,不贵华。”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此处整理衣冠乃象征意义,意在让受礼人打起精神,感受到仪式的严肃性。
行盥手礼
我国传统礼仪非常讲究净、静、雅。其中盥洗,是与净有关的日常行为。
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这也是表示对拜师的诚意和尊重。
疫情期间,盥手礼改为了沾点方式进行
习礼仪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朱子曰:“礼,即理也。”学童们分别学习日常见礼的“作揖”和拜见师长的“大礼”,从此处事有礼有节。
行揖礼时,男子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女子右手在外,左手在内。拱手高举齐眉处,自上而下鞠躬,学生敬礼为90度鞠躬,师长回礼15度鞠躬。起来时,手再次高举到齐眉处,然后放回腰间。
学童们一点就通,跟着执事的动作认认真真地行揖礼
拜孔子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创办私人学堂的第一人,被誉为万世师表。所以进学堂首先要拜孔子,寓意着孩童要尊师重教。由主礼老师带领学童们一起向孔子像行四拜礼。
行四拜礼时,赞者曰拜,学生就鞠躬;赞者曰兴,学生就起来,依次行四次揖礼。
朱砂启智
笔画朱砂,点破朦胧。主礼老师会用朱砂为准备入学的学童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这又称之为“开天眼”。“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
元墨老师和园长一起为学童们点朱砂
击鼓明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易经说:鼓舞尽神。击鼓在于明志,目的在于让学生们目明耳聪、茅塞顿开,立下创业建功的志向。
学童们边许志愿,边敲鼓,先左手击鼓,右手击鼓,最后双手击鼓。敲击声响亮有力为佳。
启蒙描红
由主礼老师教学童用毛笔写“人”字,一撇写才能,一捺写品德。之所以选择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元墨老师教学童们如何抓毛笔,并教写“人”字
学童们先在描红纸上练习完毕后,在证书上写“人”字
首学八德
在启蒙阶段,首先要教导孩子们学会八德之中的孝、悌,意味着要懂得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只有先把家庭关系处理好,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更有德行的人。
元墨老师教授八德的孝和悌
幼儿园园长教诲
诵读经典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三字经》是古代蒙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古人称它是“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学童们在主礼老师带领下齐诵《三字经》,开启漫漫求知路的第一课!
学童们跟着元墨老师一起诵读《三字经》选段
行答谢礼
最后,学童们以揖礼拜谢父母,感谢父母全心全意养育我们;拜谢老师,希望学童们在老师的教导下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并感激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位老师;拜谢宾客,感谢大家的见证,希望学童们学会感恩每一个人。
礼成
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给孩子一个有意义又特别的开笔启蒙仪式。或许他们还不懂得多么高深的道理,但小小礼仪种子却埋在心里。

活动组织:水哥、禅一公子以及其他幕后小伙伴
主持:19奶奶
赞者:水哥
主礼老师:元墨
执事:林康、婉君、小牛、静静的云彩、糖果、温良
摄影:笑飞
广汉会举办各项传统文化沿袭的活动与项目,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从服饰、礼仪、文化各方面身体力行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欢迎有意愿与我们合作开展“开笔礼”、“成人礼”等传统文化项目的机构、学校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水哥13602416568(微信同号)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