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汉服老师话非遗——有趣又华美的粤剧
暂停了一个月的“汉服老师话非遗”回归啦,这期主题——粤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源自于“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约16世纪中叶)开始在广东、广西流行。粤剧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趣粤剧知识
不用粤语演唱?
在清代咸丰、道光年间,早期粤剧唱念皆用“戏棚官话”,它既不是普通话,又不是广州话,很难界定是哪一种方言。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为此有句谚语:戏棚官话,唔咸唔淡——借指生活中不伦不类、不标准的事物。
以实用性武技入戏
粤剧的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靶子、手桥、少林拳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十分出色。把实用性和技击性都十分强的少林武功,搬用到粤剧舞台上表演,是早期粤剧的表演特色。
这次课程,还同步在微博上直播,点击“阅读原文”可观看这次课程直播回放哟!
学习完基础知识,那么一起来动手做一个粤剧挂画吧!
与时俱进的粤剧
与民生结合
广东粤剧院抗疫宣传片——《抗疫有我哋》
与游戏结合
粤剧《决战天策府》取材自3D武侠网游巨作《剑网3》。讲述的是“安史之乱”期间天策府统领李承恩率军勇战叛军力保大唐江山的故事。外壳是剑3的形,内核是粤剧的魂,当年上演将原本不看粤剧年轻观众带进了粤剧剧场。
与电影特效结合
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为回馈影迷,影片将在这个暑期长期放映哟。
了解粤剧文化好去处
粤剧艺术博物馆
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园林特色的博物馆,位于荔湾区恩宁路,周边有八和会馆、泰华楼、宝庆大押、李小龙祖居等历史文物建筑。馆内分为基本陈列展区和临时陈列展区,主展厅室内设计及展陈设计将用“南国红豆主题”,将从“风雨历程”、“红豆飘馨”、“梨园异彩”和“名扬五洲”四个部分进行呈现,用红船模型讲述粤剧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红船年代。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删
红线女故居
红线女,国家级粤剧传承人,其故居坐落于越秀区华侨新村友爱路20号,是红线女从1957年起居住于此直至离世的地方(开放时间:9:00—16:30,逢周三闭馆)。故居由一栋两层半楼房和花园组成。花园里玉兰、桂花等花木多为主人亲手栽植。一楼的练功厅,陈列着8套红线女在各种特别场合穿过的演出服装,每一件都记录着历史与其个人艺术生涯交织的重要的时刻。楼上还可以欣赏到红线女的书法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删
感谢参与7月课程的老师及志愿者
主讲老师:俊雯
志愿者:水晶、曦儿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