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汉服老师话非遗之潮州花灯
【明】周天球
花灯百队走儿童,
尽道仙娥降月中。
纵是霓裳看不见,
白毫光里度香风。
灯彩,又叫“花灯”,是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它与民间的赏灯习俗密切相连。据考证赏灯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每逢元宵节和中秋节,城里繁华街道花灯高照,灯市红火。
潮州花灯,起源于明嘉靖年间。主要分布于潮汕地区,从早期的迎神游灯到民间赛灯,逐渐演变发展为节庆观赏和民间装饰的综合性灯彩艺术。大致可分为彩扎的立式屏灯和彩绘的挂灯。2008年,灯彩(潮州花灯)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除大型游花灯盛会外,年节时候家家门口都挂喜灯。从明到清,历经几百年,潮州花灯都很盛行,其艺术表现形式也日渐多样化,使潮州花灯闻名海内外。
而在广州,元宵节时越秀公园都会有花灯展出,而文化公园则是元宵、中秋都有展出。
图为云台花园的花灯
了解完花灯历史后,一起来跟着俊雯老师做一个挂灯吧。
“汉服老师话非遗——通草画”的直播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看回放哟!
“汉服老师话非遗——阳江风筝”的直播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看回放哟!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