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祈福”现荔湾 执羽献舞念屈原

    5月28日(农历五月初三),荔枝湾水上舞台举行庄严、肃穆的水上祈福活动。荔枝湾水上舞台上经过一番精彩的舞龙舞狮及南拳的暖场表演后,由广汉会承办的纪念屈原端午祈福仪式正式开始,现场展示了中华传统吉礼——祈福礼,表达对先贤屈原的追思,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方式。在以“三献礼”为核心的传统礼仪形式中,让到场市民体会到崇高、庄重、肃穆等情感,增强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端午祈福是吉礼中祈福仪式的一种,沿用了传统礼仪中的核心——三献礼,三献礼即是汉人历来有的一种祭祀祖先的礼节。古代郊祭时,陈列好供品之后行三次献酒,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但相对于其他祈福仪式不同的是,端午祈福礼中祭品一定得有粽子,并且祭祀的酒是雄黄酒,在最后,祭官还会根据端午传说和民俗,将粽子投入水里,完成对屈原的纪念性仪式。 
    本次仪式设置有赞者(相当于司仪,负责流程的有序进行)、读祝官(祝词,即祭文)、主祭、从祭及有司、执事等职务。在肃穆的氛围中,以象征仪式清洁虔诚的盥手礼开始,包括迎神——奠币——三献礼——饮福受祚——送神等流程。主祭共有三位,分别进行初献、亚献、终献为一体的传统三献礼流程,通过反复的礼仪形式,传达着祈福仪式庄重的感情。祈福礼之后,上演专用于礼仪场合的传统雅乐舞蹈《执羽舞》。



        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吃粽子、龙舟竞渡、插艾蒿喝雄黄酒、除五毒等。端午纪念屈原是千百年来的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已成为社会的共识,过端午祭奠内容不能缺少,我们在传承端午节传统文化的同时,势必要祭奠屈原、弘扬和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祭祀能起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教化作用;祭祀与端午密不可分,是端午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亦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践行。



广

广州市汉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简称广汉会),成立于2006年,后在广州市民政局注册成为公益社会团体。由热爱汉民族文化,提倡汉文化复兴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以复兴汉服为表,以传承优秀的汉民族文化为里,致力于传播和传承优秀的汉民族传统文化。

广汉会主要开展以下四方面活动:一是传统节日文化和民俗的创新性传承;二是复兴和倡导传统礼仪(包括成人礼、婚礼等);三是普及和传承汉文化(如古琴、汉唐舞、吟诵、书法等);四是公益慰问弱势群体。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