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老师话非遗——红木宫灯(一)


红木宫灯制作技艺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初的宫灯,是用木架蒙着丝绸做成的。在国外的玻璃制造传入中国后,才改用玻璃作灯壁,有了毛玻璃,便开始在灯壁上作画。在广东发明了可装卸的宫灯之后,清朝的宫灯还成为了出口商品,很受外国人的喜爱,被称为“中国灯”。
一个宫灯有12或18幅画,因为是走马的,可以看完一幅接着一幅,手绘的每幅画都不同,画框又是立体的,宫灯是一个旋转的、活动的、立体的、多画面的画组。正所谓看宫灯,必看画,而在宫灯中,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仕女在宫灯里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微信图片_20210201171032.jpg

一月非遗课——红木宫灯
主讲老师:唐糖


为了让青少年感受和体验曾被誉为“中国灯”的广州红木宫灯的历史及制作方法,1月30日,广汉会受邀在广州青年文化宫为中学生和家长举办了一场传统红木宫灯制作课堂。


7192266dgy1gn62p99d16j23402c0kjq.jpg

微信图片_20210201171012.jpg
微信图片_20210201171020.jpg

 大家在认真听红木宫灯前世今生的故事


7192266dgy1gn62oyth0bj22ao328e86.jpg
微信图片_20210201171016.jpg

由于只有一个小时的体验课,时间比较紧,不能体验手绘画屏,有点小可惜。

微信图片_20210201171044.jpg
微信图片_20210201171036.jpg



7192266dgy1gn62paxqxjj20m80gowfq.jpg

在助教小姐姐们的帮助下,人手一盏花灯带回家,正好留着过元宵

7192266dgy1gn62p0qtaqj23402c0x6s.jpg

7192266dgy1gn62p2uffoj23402c0b2d.jpg
7192266dgy1gn62p5nt41j23282aokjp.jpg

7192266dgy1gn62p3z7nhj23282aokjm.jpg7192266dgy1gn62p73mfzj23k02o0qv7.jpg



感谢参与课程的老师及志愿者



主讲:唐糖老师

志愿者:心媛、婉姗、阿萝、漫漫及广汉会幕后的小伙伴们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