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汉服老师教你做植物微景观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

现代植树节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为此,3月13日广汉会受唯品会邀请,为15个家庭上了一堂植物微景观的亲子课。


植物微景观  主讲:俊雯


植物微景观是将苔藓、多肉等植物,加上各种篱笆、砂石、可爱的卡通人物、动物装进一个瓶子里,构成妙趣横生的场景。


IMG_7607.JPG

微信图片_20210316170632.jpg

微信图片_20210316170617.jpg

制作



这次制作以白发藓为主,搭配一些喜阴喜湿的绿植,例如网纹草、蕨类植物。因为苔藓是喜欢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为此采用是疏松透气且保湿度高的腐殖土,苔藓它的根系特别的浅,只要稍微有一层的腐殖质就可以长成,为此直接铺上就可以。



IMG_7615.JPG



IMG_7622.JPG


IMG_7596.JPG

IMG_7634.JPG

IMG_7650.JPG

建议选用开口比较大的玻璃容器,在容器内先铺腐殖土,再种植物,最后加一些彩沙、小白石、篱笆、可爱的卡通人物、动物等造景,就完成了!


IMG_7654.JPG


摆放位置



有散射光、通风的地方。


淋水





由于植物微景观大多是用没有出水孔的容器,淋水时,就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等腐殖土吸饱水分后,会慢慢地释放到空气中,保持湿度,就可以把苔藓养得绿油油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经常给植物喷雾保湿,注意是喷雾而不是喷水,不要让叶片经常保持水珠,防止病菌感染。


大家学到了么?让我们一起来种多些植物,好好保护地球的环境吧!


IMG_7664.JPG


图片


图片
感谢参与此次课程的老师及志愿者
图片


主讲老师:俊雯

志愿者:水晶及其他幕后小伙伴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