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琴棋书画 >>你的天地|无硝烟的黑白之战——围棋(上))
详细内容

你的天地|无硝烟的黑白之战——围棋(上))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编者按】这是【宋】王安石写的一首格调清新、兴味盎然的七绝小诗,诗虽短,却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人弈棋的思维方式。围棋可谓中国的国棋,自古以来就有“纵横十九道,迷煞多少人”之说。关于围棋小伙伴们了解多少咧?请听听若缺公子为大家带来的科普吧~



欢迎大家向广汉会公众微信号投稿,内容不限,如 “我与汉服”、“穿上汉服去旅行”、“我和广汉会”、“我与某汉文化”或参与活动的感想、对某些观点的认同或批驳等等,亦或者只是一些你想和大家分享的小故事、散文、散文诗都可以。可以主图、主文或图文并茂。要求原创,无抄袭。广汉会宣传部将择优发布,感谢大家的支持!

投稿邮箱:46646197@qq.com,并注明“你的天地“投稿。或在广汉会汉文化交流群(群号:72987583)在线联系-心蓝QQ 46646197,微信与QQ同号。


前言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古人非常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



围棋的起源

       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先秦《世本》中便有“尧造围棋,以教丹朱”的记载。在我国古代围棋被称为弈,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左传》中就已出现举棋不定这个成语。毫不夸张地说,围棋乃是棋之鼻祖,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长盛不衰。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发展了人们的智力,挑战着人们的意志,更处处彰显着中国哲学的魅力!

围棋的发展

       弈秋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国之善弈者”。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孟子》。由此推测,弈秋可能是与孟子同时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弈秋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国手,棋艺高超,《弈旦评》推崇他为国棋“鼻祖”。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

       以后,围棋的地位逐渐提高。《关尹子》里指出:“射箭,驾车,操琴,学棋,没有一件事是能够轻而易举学会的。”显然,围棋这时已提高到与射箭,驾车、操琴同样的地位了。

       因战乱等种种原因,围棋活动曾一度沉寂秦汉时期,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由于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

      (△小编不会告诉你,其实他们在下五子棋......(⊙﹏⊙)b)     

      隋唐时期,由19道棋盘代替了过去的17道棋盘,从此19道棋盘成为主流。而随着隋帝国对外的政策,高句丽、新罗百济把围棋带到了朝鲜半岛,遣隋使把围棋带到了日本国。宋元以后,围棋走向民间,对弈之风遍及全国。

       明清两代,棋艺水平得到了迅速地提高。其表现之一,就是流派纷起。这三派风格各异,布局攻守侧重不同,但皆为当时名手。在他们的带动下,长期为士大夫垄断的围棋,开始在市民阶层中发展起来,并涌现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他们通过频繁的民间比赛活动,使得围棋游艺更进一步得到了普及。

       到了近代,围棋在日本蓬勃发展,中国的围棋逐渐被日本赶超,清朝后期,中国棋手和日本棋手之间已经有一定的差距。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元帅也是一个围棋爱好者,大力发展中国的围棋事业,新一代的围棋国手在新中国成长起来。围棋主要呈现中、韩、日三国鼎立的局面。日本由于固步自封,在世界大赛中战绩不佳,因此多呈现中、韩对抗的局面。

近现代比较著名的棋手如下:

中国:聂卫平、马晓春等

日本:吴清源、木谷实、小林光一、武宫正树等

韩国: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等


       围棋,充满魅力,能使无数人沉湎其中。古代,无数文人雅士,为了“终日长消一局棋”,可以辞官不使,可以隐居山林;当今更不乏陪伴纹枰(古指棋盘)、日手谈,为弈棋而废寝忘食的棋迷。长期以来,围棋一直是一些专家、学者、广大围棋爱好者都饶有兴味地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了解了围棋的历史,下期请期待若缺带着我们行走在棋盘上吧~


文:若缺

文稿整理:心蓝

编辑:心蓝

校对:唐糖,绿萝


广



广州市汉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简称广汉会),成立于2006年,后在广州市民政局注册成为公益社会团体。由热爱汉民族文化,提倡汉文化复兴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以复兴汉服为表,以传承优秀的汉民族文化为里,致力于传播和传承优秀的汉民族传统文化。

广汉会主要开展以下四方面活动:一是传统节日文化和民俗的创新性传承;二是复兴和倡导传统礼仪(包括成人礼、婚礼等);三是普及和传承汉文化(如古琴、汉唐舞、吟诵、书法等);四是公益慰问弱势群体。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 电话直呼

    • 020-83701813
    • 加入会员咨询 :
    • 古琴班咨询 :
    • 书法班咨询 :
    • 洞箫班咨询 :
    • 吟诵班咨询 :